來源: 原創 | 時間: 2024-09-09 10:25:12 | 我要分享: |
|
秋意濃時,新篇開啟,新學期已如約而至,在開學季這個特殊的時期,泰康在線提示學生、家長和老師們應提高資金安全意識,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保護自己的財產和個人信息安全。讓我們一起走進“反洗錢小課堂”,通過案例警示學習,增強洗錢風險防范意識,為校園生活保駕護航。
學生群體所面臨的洗錢風險
一.兼職工作陷阱
不法分子以“高薪兼職”“學歷不限”等為誘餌,利誘急于尋找兼職工作的青少年學生上鉤,工作內容則是要求其提供銀行卡轉賬、取現轉款、購買實物寄送等,實際上是在進行洗錢活動。有些不發分子則是將詐騙引流偽裝成“線上推廣”“網絡客服”等工作形式,要求上鉤的青少年學生按照設定話術,向受害人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短信,引誘其添加詐騙分子聯系方式或是點擊釣魚網頁鏈接,騙取個人信息、銀行卡及取款密碼,進行詐騙引流。
二.社交媒體詐騙
社交媒體平臺上的詐騙活動日益增多,不法分子可能利用青少年學生對社交媒體的依賴,通過各個短視頻、社交網絡平臺發布偽造的“明星”和“公眾人物”相關聊天內容,并故意留下“明星”和“公眾人物”的社交賬號或二維碼,吸引防范意識較薄弱的未成年學生主動添加好友。隨后利用學生涉世未深的心理,冒充律師、警察、明星等身份,誘騙其進行轉賬或提供銀行賬戶信息,或以其涉嫌侵權、泄露明星個人隱私等違法犯罪為由進行詐騙勒索。
三、冒充學校老師詐騙
不法分子在班級家長群里使用班主任的頭像、昵稱,冒充班主任發布虛假繳費信息,引誘家長和學生轉賬,或者利用偽基站、木馬鏈接等手段,以學校名義給家長發送退費短信,引導家長點擊鏈接,按要求填寫個人銀行賬戶信息,從而實施詐騙。
四、校園貸款陷阱
1.不法分子以“零門檻、無抵押、無利息”“助學貸款”等不實信息為噱頭,誘導學生盲目借貸,刻意隱瞞手續費與服務費、還款期限、逾期賠償等關鍵信息,導致借貸學生背負高額利息。在無力償還欠款之際,不法分子再次出動,誘騙學生從新的平臺貸款,以貸還貸,形成連環貸。
2.不法分子冒充貸款公司的客服,以“有貸款記錄,如不注銷會影響個人征信”,可以“幫助”受害人注銷校園貸為由,引誘學生填寫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號等,從而實施詐騙。
五、網絡游戲洗錢
隨著各式各樣的網絡游戲不斷推出,通過網絡游戲進行洗錢的方式也不斷翻新。不法分子將詐騙、賭博等上游洗錢犯罪活動中獲取的非法資金用于購買游戲幣或游戲道具,再通過游戲平臺或第三方交易平臺,利用充值游戲幣、代練、買賣游戲道具等方式低價轉賣出去,洗白非法所得資金。
不少學生在網絡平臺出售“游戲賬號”等虛擬商品,不法分子冒買家,以交易安全為由要求更換交易平臺,誘騙賣方進入指定“交易平臺”后,不法分子冒充“平臺客服”以“操作失誤”“解凍費”等各種理由要求賣家進行轉賬,實施詐騙。
六、非法換匯洗錢
每年新生季,是留學詐騙的高發季節,非法換匯是其中之一,這類洗錢活動規模龐大,涉及黑色產業眾多。不法分子通常冒充官方機構、網絡或線下私人交易、留學生本人對學生群體實施詐騙。
不法分子通常潛伏在小紅書、新生微信群,發送“超低匯率換英鎊”“同學出自用英鎊”等信息,披著低價、合法正規等外衣,但換匯的資金大多來自毒品交易、網絡詐騙等非法途徑,使留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利用,或成為洗錢幫兇。
如何防范洗錢風險
1.提高警惕和風險防范意識,謹記天上不會掉餡餅。
2.學習金融和法律知識,了解常見的洗錢手段。
3.警惕兼職工作陷阱,不參與大額轉賬活動,不出租、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和金融賬戶,不用自己的賬戶替他人提現。
4.選擇安全可靠的金融機構,并主動配合金融機構的客戶盡職調查工作。
5.發現洗錢活動及時舉報,維護社會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