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碼下載app
查看我的保單
掃碼下載app
查看我的保單
來源: 閱客 | 時間: 2025-03-18 09:55:08 | 我要分享: |
|
風險一:“養老規劃”幌子下的長險套路
部分銷售人員以“補充養老”“穩賺不賠”為話術,向老年人推薦繳費期長達10年以上的分紅型壽險,卻隱瞞資金流動性差、前期退保損失大等風險。
建議:老年人優先配置醫療險、意外險等基礎保障,謹慎購買長期理財型保險;子女應參與父母的投保決策,避免沖動簽約。
風險二:免費體檢“釣魚”,健康信息濫用
某些機構以“免費體檢”“專家問診”為名收集老年人健康數據,后續推銷高價防癌險或隱瞞病史投保,導致理賠糾紛。
建議:拒絕非正規機構的體檢邀約,保護個人健康信息;投保時確保銷售人員如實記錄病史,必要時錄音留存證據。
風險三:“保單貸款”誘導,陷入債務危機
銷售人員慫恿老年人通過“保單貸款”功能套現購買新保單,宣稱“以貸養貸零成本”。
建議:切勿輕信“貸款理財”話術,保單貸款需簽署獨立協議,務必與子女或法律顧問確認條款。
風險四:夸大“親情服務”,實為捆綁銷售
部分公司以“提供定期上門照料”為噱頭,將高價護理險與普通醫療險捆綁銷售,但后續服務嚴重縮水,甚至無法兌現。
建議:理性看待增值服務,優先通過合同條款確認服務內容,選擇信譽良好的保險公司。
老年人的保險消費需以“保障優先、量力而行”為原則。子女應主動關注父母的保單狀況,行業應杜絕利用信息差牟利,讓保險真正成為“夕陽生活”的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