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碼下載app
查看我的保單
掃碼下載app
查看我的保單
來源: 閱客 | 時間: 2025-01-20 13:53:22 | 我要分享: |
|
前言
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
2022年,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在致力于打擊犯罪、保護公民權利的同時,也推動全社會反詐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反詐意識。
一、常見詐騙手段揭秘
刷單返利詐騙
詐騙分子以輕松賺取高額傭金為誘餌,先用小額返利獲取信任,再誘導受害人投入大額資金,由此達成詐騙目的。
對此,要切記網絡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凡是刷單就是詐騙。
虛假網絡貸款詐騙
詐騙分子謊稱可提供無抵押、低息貸款,以手續費、保證金、解凍費等為由,要求受害人先轉賬。
關于貸款,要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不要輕信網上的貸款廣告,凡是要求先繳費的都是詐騙。
冒充公檢法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公安、檢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員,稱受害人涉嫌違法犯罪,要求其將資金轉入“安全賬戶”進行調查以洗脫嫌疑。
事實上,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均不存在“安全賬戶”“清查賬戶”,凡是通過電話網絡要求轉賬的都是詐騙。
冒充客服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商家,謊稱受害人網購商品出現質量問題,要給予受害人退款退貨,誘導受害人轉賬。
故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應先通過正規渠道聯系網購平臺進行核實,切勿輕易點擊陌生鏈接或提供個人敏感信息。
冒充熟人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盜取他人QQ、微信等社交賬號,冒充親友向受害人借錢。
如果收到此類信息,一定要致電、視頻或當面求證,務必核實確認信息是否真實,切勿盲目向陌生賬戶匯款。
新興的詐騙
AI換臉語音合成詐騙:詐騙分子利用面部替換、語音合成等技術制作虛假圖像、音頻、視頻,仿冒他人身份實施詐騙,常以“網店客服”“婚戀交友”等為借口采集信息,再誘導其親友轉賬匯款。
二次元詐騙:詐騙分子盯上了二次元,利用動漫、游戲等二次元領域的熱度,以售賣稀有周邊、虛擬道具等為由,騙取二次元愛好者的錢財。
二、基本的防范措施
提高警惕,保護個人信息
切勿在不明網站或社交平臺隨意填寫個人敏感信息,包括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等。
提防陷阱,謹慎核實真實性
謹慎核實網站域名真實性,不點擊可疑鏈接,不連接不明來源的無線網絡,不掃描非正規渠道獲取的二維碼,防止釣魚陷阱。
善辨真偽,切勿盲目行動
謹慎核實網站域名真實性,不點擊可疑鏈接,不連接不明來源的無線網絡,不掃描非正規渠道獲取的二維碼,防止釣魚陷阱。
防范詐騙,下載反詐APP
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實時監測詐騙信息。
三、幫信罪
什么是幫信罪?
“幫信罪”全稱為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的行為,與電信詐騙等網絡犯罪聯系緊密。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的規定,“幫信罪”的法定刑期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對于“幫信罪”被判處刑罰的,司法機關可以依法宣告職業禁止;對于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可以根據犯罪情況,依法宣告禁止令。另外,還會有相關行政處罰及法律責任,這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中也有規定。
同時,懲戒措施也不可避免。針對銀行卡,會有信用懲戒、限制業務、嚴管賬戶等措施,不僅在一定時間內影響相關人員的貸款和信用卡申請,5年內還會被暫停相關單位和個人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等;針對手機卡,則會在懲戒期內停止行為人的新入網業務,各基礎運營商只保留1個手機號碼。
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構成幫信罪?
幫信案件中,絕大多數為“兩卡”類案件。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向他人出租、出售銀行卡(含銀行賬戶、非銀行支付賬戶等)、手機卡(含流量卡、物聯網卡等),用于接收、轉移信息網絡犯罪相關款項的行為。
“跑分”類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登錄特定平臺為網絡犯罪團伙提供轉賬幫助從而將贓款“洗白”的行為。
“吸粉”類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他人提供推廣幫助,以“刷單”“搶紅包”“投資指導”“特殊服務”等名義邀請被害人進群或下載APP,后由電信詐騙團伙對被害人實施詐騙的行為。
“技術”類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通過架設虛擬撥號設備(VOIP、GOIP、多卡寶、絡漫寶等)、開發網絡程序、制作運營網站等方式提供技術支持的行為。
結語
在與詐騙的博弈中,我們多一份謹慎,生活便少一份騙局。防范詐騙,人人有責,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抵御詐騙風險,守護我們的美好生活!